问:如何评价华为P30 Pro DxO拍照评分119,总分112?

答:先说结论,再展开来谈。

第一,DxO的分数高是对基础画质的肯定,但是不是对手机拍照整体的评价。DxO的评分体系当中有缺陷,但这主要是由目前手机拍照系统(硬件/图像处理/算法)更新速度太快,并且过于复杂导致的。

第二,一般消费者(非摄影爱好者和专业用户)更多感知的是手机之间成像风格差异,而不是基础成像素质的差异。通过我长期使用各个厂家手机进行拍摄的经历来看,DxO分数差距在5-8分的机器,在日常拍摄使用(记录为主)上没有明显孰优孰劣。但是对于专业用户,这种差距能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但是3-5分的差距依然能视作是同一档次的机器。

第三,如果DxO的评分体系更加的与时俱进,弥补其对于功能,体验评价的不足,甚至是调整一些项目的评分权重,华为的几款产品仍然有可能占据榜首,这最主要是因为华为这几代手机带来的功能性提升,实打实解决了很多之前没法拍到的问题(夜景/变焦/微距)。

P.S. 你问我怎么区分一般用户和专业用户....emmm打个比方 你问问你身边的妹子知不知道iPhone X的第二个摄像头是做什么用的。如果不知道,暂且归为一般用户吧。

结合第二点:实际上基于人的一些视觉天性,比如对亮度的相对值更敏感,比如对颜色的喜好更多来自于记忆色彩而不是准确的色彩,比如对于肤色和自己的样子相比绝对的颜色准确和人物清晰更在乎整体印象。这些天性使得大部分人对于照片的喜爱不是从基础画质去考虑的,这也是为什么手机拍照的效果能弯道超车相机直出效果的关键一点。在一般人的喜好面前,这些图像质量的指标可以不那么重要。

结合第一/三点:DxO的副标题是the reference for image quality. 这就代表了DxO的结果只是对图像质量负责,但是不是对手机拍照各方面的一个完整评价。DxO的评分体系主要是在两个方面有缺失,一个是拍照软硬件跟进,一个是拍照体验。

先说说拍照功能的跟进这件事:

不同于专业的相机市场,DxO面对手机厂商几个月就发布的一种全新拍照功能,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的境地。在DxO手机拍照评分体系几次重要的更新当中。变焦,虚化,甚至是最近针对前置摄像头的自拍(美颜),都是在市面上的手机普遍具备了相关功能以后,才更新自己的评分体系。

这样的评分系统让一些功能性明显更强的手机吃亏。

例子:拥有广角和微距功能的华为Mate 20 pro在拍照上面并没有因为功能属性加分(清晰度/噪声表现相比P20pro稍微下降所以同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功能差异带来的是实打实的拍到和拍不到的区别。面对2019年愈演愈烈的三摄战争,许多厂商都拿出了超广角+广角+长焦的组合,DxO接下来也应该考虑针对广角变焦以及微距等主流新功能做出画质评价。

除了新的硬件赋予手机新的拍照功能,新的平台以及新的算法也会赋予手机拍照新的功能。

软件的拍摄功能也很少进入DxO的视线,比如已经成为目前手机标配的夜景模式。手机拍照实现好的效果很多时候依赖计算摄影,类似谷歌的nightsight和华为的超级夜景一类新的拍照功能,虽然说在稳定性,体验和拍摄效果上还有不少欠缺,但是确实帮很多人解决了暗光环境无法拍清照片的问题。

再说说拍摄体验:

DxO的评分体系里有对对焦,连续多次对焦等体验相关的项目进行测试,但是这几个项目远远不能代表我们使用手机时候完整的拍摄体验。

手机的拍照体验确实被很多厂商忽略,但是预览,相机交互这两个手机拍照的重要环节确实影响我们的拍摄成片率和对手机拍照的满意程度。在专业相机上我们追求相机的握持感,操作的便捷性。到了手机上,就很少有人提及这些东西。手机拍照简化拍摄,强调所见即所得,大部分时候用户希望按一下拍照相机就可以完成所有事情,这样做是帮我们把看到的拍下来。但是要把想看到的拍下来,就需要进行另外一些操作使得画面符合我们的意图。

手机拍照没有什么按键,在预览画面上调效果和调菜单因此变成一个设计上很复杂的事情。同时呢,手机拍照一张照片的处理逻辑十分复杂,加上受制与处理图像的能力,没法像专业的相机实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

这就是为什么和无反相机不同,在手机上我们看到的预览画面和最终在相册里看到的照片有很大的概率会不一样。一个不好的预览画面和不方便调整的相机交互和相机菜单,会提高我们对手机拍照的不满意程度。

例子:我记得刚拿到小米mix2的时候,就因为预览画面卡顿比较严重,减少了我用手机拍照的动力。当然这个问题在当时随后的系统升级之后就很快解决了。而能在视频当中实现较好HDR效果的苹果,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去做HDR,因此预览也有HDR效果,使得iPhone Xs的拍照预览和最终结果的一致性更高,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给体验大大加分的。

另外,所有拍照相关的性能表现也是体验的一环。

例子:谷歌Pixel的HDR+和诺基亚全新推出的Pureview 9系列相机,都是通过更长的拍照时间来换取更好的效果,绝大部分图像的处理时间都比较长,每拍一张照片进入相册回看都要等上几秒。实际拍摄当中这样的处理方式降低了连拍能力(shot to shot),也会降低使用者对相机的使用兴趣。

再来,有些项目的权重设计也不太合理。比如,对焦部分的评分。如今对焦已经普遍够快够准,更多的是比拼运动物体跟踪,人脸识别的稳定,跟随等方面。手机闪光灯的GN值都特别小,使用频率也不高,却可能被当作相对重要的一环。

以上几点都说明了DxO只是对基础画质的一个综合评价,而不是拍照的整体评价。

结尾:

不能否认的是,DxO的测评,系统性的归纳了手机拍照效果在基础画质上应该努力的方向。其将手机拍照图像质量的主客观指标区分处理,针对客观指标有各类围绕标版拍摄的稳定环境和专 业软件评估,主观指标有专家评委和长期各产品的图像效果跟踪。这些都让槽点颇多的DxO迄今还是最客观的那个评价体系(只是后摄像头拍照。前摄像头拍照由于美颜加入,使用也多为女生,主观性更大,暂且不太认同如今评分方式)。

DxO在为很多手机厂商提供画质测试的平台或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从第三方的角度为手机拍照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对于整个手机拍照行业的推动作用还是毋庸置疑的。

而华为能在DxO的基础画质评价拿下那么高的分数,又能在功能性上领先很多,解决了很多“拍到”的问题。虽然在拍的稳定,拍的“好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譬如颜色,锐化,AI相关功能槽点颇多)。但不可否认在当今这个节点,无论DxO的评分体系如何改变,华为的几个拍照旗舰都能占据非常前列甚至是前几的位置。

————————————————————————————————

利益相关:虽作为不同厂家的相机工程师和摄影师,但仅代表个人立场,不涉及他人结论。各厂家的拍照旗舰都有长期主力使用,也接触过DxO相关的很多方法和实验室内容。



以下配图使用Huawei Mate 20 pro 拍摄


654905845.jpg

654905846.jpg

654905847.jpg

654905848.jpg

654905849.jpg

654905850.jpg

654905851.jpg

654905853.jpg